• 用“学习强国”激发学习力量

    用“学习强国”激发学习力量 “学习强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打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 较之快速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习的“高性价比”更为凸显。 思想田野里的每一寸躬耕,总能在实践中寻得收获。 “自学专业知识,读书30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发表至少一篇专业论文,工作研究两不误”……迎着新一年的阳光,许多网友晒出自己的“愿望清单”,学习、读书当仁不让占据主角。“崇尚学习、加强学习”,为2019年铺陈下特别的奋斗底色。 元旦这一天,许多党员干部欣喜地发现,一个内容权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登录细览,“学习强国”不仅开设了“新思想”“十九大时间”这样的重磅栏目,也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强国号”提供的原创优质内容。海量、免费的图文和音视频学习资源,让“学习强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打造出一个干事创业的理论宝库、强魄铸魂的精神家园。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正如一位“学习强国”使用者所说的,“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一起努力奔跑、奋斗追梦”。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对共产党人而言,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才谈得上拥有“看家本领”。新年改版后的《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就指出,如果守着我们对过去中国实际的认识不动,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我们就难以前进。无论驾驭复杂局面,还是开辟发展新境,辩证思维能力不可或缺,思想与时俱进必不可少。惟有强化学习、打磨理论思维,才能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更好指导实践、推动事业发展。这正是我们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的重要意义所在。 学习之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上,“学习强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和激励机制。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党员干部追捧。利用领先的技术、打造最好的平台、提供最优的服务,“学习强国”本身就犹如一个生动“提醒”:主动变革、创新学习,永远是掌握时代主动的关键。较之快速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习的“高性价比”更为凸显。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会有更多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勉励领导干部,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就可能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是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必然选择。善于挤出时间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抵达人生与事业的“诗和远方”。 思想田野里的每一寸躬耕,总能在实践中寻得收获。新一年,从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到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再到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学习和实践中找思路、想办法都是一条重要方法论。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通过学习增进理论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涵养理想信念,更是一种先进性的体现。 崇尚学习、改造学习、强化学习,推动全党大学习,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我们就能掌握历史的主动,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摘自人民网)

  • 凝练特色 深化改革
    引领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

    凝练特色 深化改革引领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 读了学校开辟的《改革大家谈》专题网站中的《改革再出发》一文,党委书记刘自康同志发出了“改革再出发,创建双一流”的动员令。“要坚持高站位,从创建一流大学出发”,深受鼓舞。 《改革再出发》一文中写道:“有大心量者,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成大气候。改革再出发,必须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布局,以一流的目标来审视,以一流的标准来度量,以一流的举措来支撑,引领工大走向下一个70年。”这种高瞻远瞩、科学治校的举措与东北大学闻邦椿院士提出的科学方法论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处,闻先生的科学方法论有十二对规则,即:做事的三对要素(目的和要求、任务和态度、步骤和方法)、主观方面的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客观方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和做事过程的两件要事(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结合自己在校工作二十余年的体会谈一谈科学改革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由于沈阳工业大学与东北大学同城,我的方向(减振降噪)与闻院士的方向(振动利用)同源,多年来我与东北大学闻邦椿院士过往颇多,受益于闻先生的教诲,对闻先生提出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有了一些理解和感悟,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工作,也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方法论对于任何集体和个人都十分重要,并认为:学校、学院和教师把“用好方法论规则”看作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在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工作中应用科学方法论的重要作用在于用来提高做事的成功概率和做事的效益。例如做事的三对要素,小到讲课、写论文、申请课题,大到人生规划都是按照这三对规则进行的。就我本人来说,三十多年前参加工作就有个目的,当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那么什么样算合格呢?这就是要求首先讲好课,在讲好课的前提下要做好科研工作,进而服务社会或做点文化传承的事。由于本科、硕士学物理,讲课是没问题,但服务社会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博士阶段改了机械工程,毕业后来到沈阳工业大学,先教了5年理工交叉的工程力学,这期间于2003年被遴选为电气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04年到机械工程学院真正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工作。在机械工程学院这十五年充分发挥了自己主观方面的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才得以实现了人生的目标和要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干啥吆喝啥,初到大教授云集的机械学院时,怀着忐忑的心情楼上楼下溜达几天发现机械工程学院不同于我原来工作的学院,这里的教授们没有无所事事的,都在专心做企业委托课题,重在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做的非常好,加之当时学院还没有博士点。这是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自己是理科出身来到了非常工科的学院,那感觉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哪见过这世面啊!是就地投降还是迎难而上?是我当时必须选择的。好在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必然选择后者,于是带领几名研究生一头扎进东北制药总厂寻求开展减振降噪方面的横向课题工作,以迅速补齐这方面的短板,2005年,我拿下了东药的第一个20多万的项目,从此沿着这条道路,为东药、中石油、本钢、宝马等企业完成了60余项减振降噪项目;随之而来的2006年,我以第一方向带头人的角色与王世杰等机械工程学院的教授们一举拿下了“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几代机械人的梦想。当年我和王世杰等人都是四十岁刚出头,抓住了机械工程学科发展转折点的第一次机遇。有了这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才得以与高水平兄弟院校的机械工程同仁们掰手腕,平等开展学术交流。在2009年,又顺理成章拿下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年前再下一城,成为了辽宁省一流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是大学科,工科院校几乎都有,当前我们的机械工程学科正面临第二次机遇和挑战,一流学科建设、四年一次的学科评估、学生就业的压力等。可以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我们靠什么突围?我觉得一靠改革、二靠科学方法论,三靠特色。首先要有正确思想做指导,要汇集正能量,从凝聚改革共识出发,要用科学方法论来指导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要制订好学科发展规划,即做好顶层设计,进而按照所制订的规划完成学科发展的系统化设计和特色凝练。水平是根本,特色是灵魂,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这两对原则,发挥我们的长处,利用东北振兴、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为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困扰,在装备制造领域继续扩大我们的地盘和社会对我们的认知度,一个工科大学的一流工科就是要有非常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又是我们的强项和特色,一定不能丢掉本色去盲目跟风、盲目创新。 学科水平高低的载体是机械学院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教师和研究生,对于有志向、有潜能的青年教师,协助他们找出存在“不足”的原因,进而促进他们向最优方向发展,对学科建设的意义十分巨大,年轻教师迫切需要用方法论来指导他们的科研教学工作。对于研究生需要指导他们的人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等,启迪他们学习,掌握和运用好科学方法论,让他们都能深入了解生活在人类社会里的人都必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学会做人。研究生是学科发展创新的生力军,读学位期间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其基本要求是做好科学研究、撰写好学术论文和撰写出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学位论文,通过这一过程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好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学院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归根到底我们就是要用科学方法论来指导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一切工作,也包括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培养,总的概括就是用科学方法论指导我们智慧做人、主动做事、快乐做学问,让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步入良性智能型循环。在工大版的“春天的故事”中用好科学方法论,争做智能制造时代的智慧人,共圆机械工程学科一流学科梦。

  • 我校5个新增本科专业
    获教育部批准设置

    我校5个新增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置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中,我校申报的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5个新本科专业获批设置。 此次新专业的成功获批,优化了我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丰富了我校教学资源,与“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呼应,为学校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我校将以此为契机,主动适应国家战略,紧密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党委宣传部)

  • 我校三名专家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校三名专家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报讯 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其中,我校理学院刘公召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孙兴伟教授、机械工程学院王德喜教授3名专家学者成功入选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设立于1990年,每两年选拔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项奖励制度。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通知》精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每人可获得一次性津贴2万元。此项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爱护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校三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不仅是其个人的殊荣,也是沈阳工业大学的光荣。我校自1991年起,先后已有74名教师获得此项津贴。希望全校师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潜心研究、发挥专长、不断创新,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人力资源管理处)

  • 党委书记刘自康与新一届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集体谈话

    党委书记刘自康与新一届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集体谈话 (上接一版)涌现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获得者、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典型;从学生队伍来看,通过家文化的持续熏陶和洗礼,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和热爱程度显著提升,在学校各项事业中积极发挥主人翁作用。 从挑战来看,目前学校面临形势十分严峻,自身还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思想观念不赶趟。学校思想僵化、封闭保守的氛围还很浓,打破惯例、改革创新的意识仍较弱;学科专业布局不赶趟。虽然我校今年获批了五个新兴专业,但现有学科专业布局不优,结构不好,有些专业已不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需要,拖了学校发展的后腿;高端人才支撑不赶趟。我校虽然有院士,但是后备人才没有培养起来,虽然引进了机械学院刘伟军教授,但高端人才引育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重大科研成果突破不赶趟。我校虽然创造了4个“中国第一”,去年也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但近年来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乏力,这与我校创建全国一流大学的目标极不相称;教学保障不赶趟。学校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还有点低,宿舍、食堂、教学楼、图书馆还有点挤。 三是明确自己奋斗目标 一流大学既需要一流之师,一流之吏,更需要一流之士。一流大学的建设,人人都责无旁贷,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优秀代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刘自康对与会同学提出了四点要求。 纯洁底色,带头修身。做人要有纯洁的底色,要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发展。“德”,就是要勤于修身,树立良好品德。要加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爱党爱国爱民的大德修养,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体”,就是要加强体育锻炼。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要带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参加“路跑”以及各类体育活动;“美”,就是要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青年人要陶冶美,感受美,欣赏美。除了仪表美,还要有心灵美和行动美;“劳”,就是要爱劳动。要有深厚的劳动情怀,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价值观。学生干部要带头美化校园环境,清洁寝室卫生,通过劳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心”,就是要心理健康,意志坚强,要加强历练和磨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强、顽强、抗压的心理素质,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回归本色,带头学习。作为学生干部,要先当学生,再当干部;作为学生会主席,要先搞好学习,再作主席。学习不好做工作就会缺少威望,难以服众。 团委要对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从严要求。要学习创新理论。理论学习看似枯燥乏味,但意义重大,作用重大,与个人成长关系密切。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主要依靠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所以,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成长成才指明前进方向;要学好专业知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知识是走向社会的敲门砖,更是一生的看家本领,要将其学精、学深、学透。《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最终止于至善。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要按照这个路径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增加专业技能,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要学好优秀文化。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要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工科生更需要学习多方面知识,增强人文素养。要读经典名著,多读哲学经典、史学名著、文学名著等书籍,在经典著作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要参加社会实践。学贵履践,知行合一,不仅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不能读死书,还需读活书。《红楼梦》中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投身社会实践,在民族复兴、辽宁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努力锻炼自己。 精彩角色,带头奉献。作为学生干部,要扮演好角色,讲奉献讲付出,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服务他人中成长自己。要有爱心,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会工作;要有真心,真心诚意对待学生,真抓实干对待工作;要交心,要以爱换爱,以信任交换信任;要走心,要学会换位思考,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学生会工作,必须把握工作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学生工作无小事,作为学校、老师的参谋助手,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校的发展,为学校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积淀成色,带头拼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干部要多付出,多历练,增加资本,储备技能,提高人生含金量,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多思增脑力,要有理想,更要有思想,虑事要周,理事要深;多写强笔力,写作是一项终身受益的重要技能,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要多思多看,多写多练,写出一手好文章;多说练辩力,要多说多练,敢于站到台前,敢于发声亮剑,拥有过硬的表达能力;多干积实力,要少官气,重实干,少暮气,重创新,在完善学生治理体系,打造家文化和建设一流大学中发挥关键作用,做出重要贡献。 刘自康表示,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也要为学生成长负起责任;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学生工作,坚持把学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整体布局中谋划。学校各职能部门要给予全方位支持,共同推动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帮助引导学生干部成长进步,在政治上多关怀,学习上多关注,工作上多关爱,生活上多关照,引导学生干部真正成长为校园的学生领袖,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目前学校和国家民族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广大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时代的奋进者。 最后,刘自康送给与会同学三句话:“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劳动、创造、进步,无止无休;爱真、爱善、爱美,不折不扣”;“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个不曾扬梦的夜晚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李英民在总结时指出,党委书记刘自康同志的讲话既是一次入脑入心的谈心谈话会,又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形势政策课,对于今后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就如何贯彻好此次会议精神,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各部门要对标检查指导各项工作,团委、学生处、研究生院要抓好在团学组织和学生中进行传达学习,要把讲话精神学深悟透;二是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委对学生工作的要求和任务,将会议精神作为指导今后学生工作的指南,不断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能力;三是要齐抓共管,做好学生工作的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对团学工作的指导和关注,让会议精神落地生根,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更健康和优质的环境。最后希望学生干部要严于修身,老实做人,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会上,校团委书记任大林汇报了学代会、研代会召开情况。第三十二届校学生会主席倪田野、第三十四届校研究生会主席袁帅、电气工程学院第三十二届学生会主席李帅分别在会上作表态发言。 (党委宣传部)